自1931年Frohman提出磨牙症的概念以来,在近90年中,国内外学者对磨牙症的病因、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成人磨牙症,在儿童磨牙症方面则相对较少。研究表明,磨牙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尤其儿童和青少年期多见。同时,磨牙症是一种可持续性事件,儿童期存在磨牙症状的患者可能在成人期再出现磨牙。此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磨牙症在儿时造成的不良影响更为持久。因此对儿童磨牙症病因机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就更加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儿童磨牙症的文献报道予以综述。
1.磨牙症的定义和诊断
2013年,国际口腔专家组对磨牙症的定义达成共识,认为磨牙症是“一种重复性的咀嚼肌活动”,其特征是在非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下意识的重复性剧烈收缩,引发下颌骨的移位或紧固动作,牙齿的紧咬或摩擦的现象。2018年,专家们重新定义了夜磨牙症和清醒磨牙症,强调磨牙症“首先是一种咀嚼肌运动”,而且“对于其他方面健康的人来说,磨牙症不是一种运动障碍或睡眠障碍”。
磨牙症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非仪器方法(自我报告、临床检查)和仪器方法(肌电图、多导睡眠检测等),并根据诊断方法对磨牙症进行分级:可能、很可能、确诊。
2.儿童磨牙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关于磨牙症的发病率,各国报道差距较大,总体趋势为儿童和青少年期最为多见,至成人期随年龄增加而下降。Serra-Negra等发现巴西7~10岁儿童中夜磨牙症发病率为35.3%;Insana等报道美国肯塔基州学龄前儿童夜磨牙症的发病率为36.8%,一年级儿童发病率为49.6%。
国内亦有报道,陈玉琴等调查上海市3~6岁儿童磨牙症患病率为38.4%;蒋彦等调查长沙市3~12岁儿童夜磨牙症发病率为9.5%。近年来国内外虽然也有发病率报道,但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较少,缺乏有效数据支持。
目前在儿童磨牙症流行病学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仍来自儿童家长的调查问卷,判断标准为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睡眠时磨牙声”或“清醒时磨牙/紧咬牙”的现象。这种自我报告很大程度上受家长自身的认知程度、文化水平和观察方式等条件的影响,易产生偏差。而使用肌电图或多导睡眠仪进行确诊的方法难以在大样本调查中进行。因此,如何制定适合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统一标准是以后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3.儿童磨牙症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观念中将磨牙症作为一种疾病,强调磨牙症所造成的一系列危害,新的观点认为虽然磨牙症增加了许多负面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如咀嚼肌疼痛酸胀、颞下颌关节疼痛或运动障碍、牙齿严重磨损、牙髓症状及与修复种植有关的并发症,但并不是导致这些后果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而可能只是多种危险因素中的一种。对于儿童磨牙症所造成的影响,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考虑。
1)儿童磨牙症作为危险因素的影响
乳牙的结构特点决定其磨耗程度较恒牙更加明显,更易因失去牙合面形态而导致咬合关系的改变。患儿可能通过改变下颌运动方式寻找新的正中牙合或侧方牙合平衡,形成不良咬合习惯,影响咀嚼功能。同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咀嚼运动,使处于发育期的关节盘反复承受不均衡的压力负载,引发形变或移位,还可造成髁突骨质改变及关节炎性渗出增加,导致关节结构的异常改变,影响颞下颌关节正常发育。
长期存在磨牙症状的儿童,易出现头面部疼痛、张口困难或疼痛等症状,增加患儿负面情绪的产生,进而影响心身健康。有研究证明,存在磨牙症状的儿童易出现好发脾气、容易激惹,咬指甲、紧张、情绪低落等行为问题。Cheifetz等对波士顿864名平均年龄为8岁的儿童进行磨牙症调查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儿童磨牙症发生率增加3.6倍。
2)儿童磨牙症作为保护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儿童磨牙症可能作为一种保护因素而存在。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患儿中磨牙症的发生率更高。研究表明,儿童OSA的发病率为1%~5%,2~8岁儿童多发。此阶段儿童易出现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而导致呼吸道阻塞引起OSA,而睡眠时的磨牙现象可起到恢复呼吸道通畅的作用;对于患有食道反流症的患者,可能通过磨牙增加流涎来减少胃肠道反流的危险。
3)儿童磨牙症的一过性影响
当儿童处于某种特殊阶段或临时状态时,如儿童发育阶段出现牙齿替换、暂时性牙列不齐等情况时,可能由于暂时性咬合干扰而出现短期的磨牙症状,此阶段结束后磨牙随之消失。在讨论儿童磨牙症造成的影响时,不能简单地进行有害或有利的划分,需要对儿童全身情况及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解后才能得出结论。但同时也要考虑儿童期其他因素对这些影响的修复或掩盖作用,如儿童饮食结构、家庭因素、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等。对于如何有效的对儿童磨牙症造成的影响进行判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这或可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4.儿童磨牙症的病因研究
对于磨牙症的病因一直以来都存在多种学说。早期研究的重点为牙合因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多种病因机制被提出。神经生物理论认为中枢神经化学递质的变化干扰了基底神经节输出通道的平衡,进而影响咀嚼肌的协调运动
|